24小时在线
福建宁德市福鼎双华畲族「会亲节」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迄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也是列入了第一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会亲节时,畲族同胞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会友,互致问候。他们以歌会亲、以歌待友、以歌抒情、以歌代言,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由于畲族歌会习俗是畲族社会融对歌、会亲、祭祀活动的重要文化形式,二月二歌会俗语的起源与福鼎佳阳乡双华村的民族迁徙和祖先崇拜关系密切,因此,双华村的畲族人把「二月二」歌会,视为祭奉先祖,祈佑平安的节日。
这一天,来自福鼎市和浙江省苍南县的上万名畲族同胞,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欢聚在佳阳双华村,他们不分男女老少,唱起古老的「山哈调」,跳起欢快的舞蹈。自由是畲歌的显著特征,无所不有的畲歌内容为对歌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山路旁、田埂头、庭院里、竹林下、溪涧边随处可见穿着华丽?服的男女三五成群地在自由对歌,纵情高唱,女歌手歌声清婉嘹亮,男歌手出声高亢雄浑,挺拔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
做糍粑是会亲节项目,畲族人做糍粑的方法与城里人不同,他们将糯米在山泉中浸泡一天,滤干水,蒸熟,然后倒入石碾中,几个壮汉轮流用木舂,轮番舂击成糯米团。然后,捏成一个个小球,把糖、熟豆粉包在粉团内,再黏上芝麻、糖粉,就成了糖糍。糖糍有「来年鸿运,生活年年(黏黏)有余」,「甜而糯」的象征。如果有客人登临,桌上有糍粑,那么说明,这个来客就是他们心目最仰慕的贵宾。因为山区最好的米就是糯米,将糯米做成圆圆的,沾上糖与芝麻,有「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芝麻开花节节高」、「蒸蒸日上」等吉祥如意的美意。(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