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吐鲁番!变压器回收“快捷变现”

回收之家2025-07-11 19:20:1914

  

  

  “我只把生命分成有效生命和无效生命,能动的时候我就一直骑行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不会动了,骑行才会结束。”

——林周强

  3年骑行18800公里,有人说他就是个疯子,有人说他实现了所有人的梦想;有人质疑他就不该出门远行,有人却给他送来了单车。

  

  在浩瀚壮丽的高山巨川中,一名身穿红衣的老人,在看不到尽头的国道线上,孤寂而兴奋地骑行,仿佛整个世界只有剩下他一个人。

  他叫林周强,来自温州瓯海,今年66岁,实现这些骑行也是他20多岁时的梦想。

  

  ▲60多岁的林周强完成年轻的梦想,骑行贯穿祖国东西线

  从小对自行车就有特殊的感情

  林周强从小在瓯海泽雅镇长大,小时候得了麻疹,左眼落下了病根,几十年他早就习惯了用一只眼睛生活。

  

  天性爱玩的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折腾,读小学时就喜欢捣鼓各种东西,后来自学了机械设计。

  20多岁时,林周强就梦想有一天骑着自行车,行遍祖国大地,贯穿东西南北。

  

  ▲爱车在北京与卢沟桥合影

  平日工作的时候,林周强通常都从乐清城区骑车到七里港,一趟要花去1小时40分左右。这样工作了几年,直到母亲生病了,骑行的路才告一段落。

  “我妈生病前我还在七里港工作,2004年买了第一辆860元的天津产的自行车,那个时候连铝合金车架也没有,就是辆钢架车。”

  林周强说。“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哪有这么多汽车,有一辆自行车是很了不起的,所以对自行车有特殊的感情。”

  

  ▲通过骑行,林周强更加明白:虽然老了,依旧可以为梦远行

  “父母在,不远游。”直到2014年双亲都离世后,林周强才翻开尘封的梦想。

  四次骑行 18800公里的远征梦想

  2014年10月8日晚,林周强乘坐火车去贵阳,而自行车则通过邮寄。10月10日中午赶到遵义开始了“千里走单骑”。

  他说,起始点选在遵义,是因他这代人心中有红色革命的烙印。39天内,他骑过了贵州、重庆、湖南、江西、浙江5个省(市),行程2700公里。

  

  ▲第一次旅行中用的凤凰牌自行车 摄于遵义市娄山关战斗遗址

  这趟旅程对他来有两种意义,“遵义是红军革命的转折点,代表着成功和胜利!这是我骑行的第一条路线,所以应该凯旋而归。”林周强说,“漂泊的人总要回家,所以我要骑车回温州,回家!”

  2015年1月13日,他从温州出发,经过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骑过山,淋过雨,直达祖国最南端,自称“赴天涯海角之约”。

  

  ▲第二次远行到达三亚的沙滩

  这趟骑行他骑的这辆车是他朋友送给他的台湾车雅驰,2380元,是所有骑行中最贵的一辆。

  2015年底,他从温州开始,沿着104国道一路骑到北京,然后沿着107国道再骑回温州。这次骑行他用的是永久牌自行车,骑行了4300公里。

  

  ▲偶遇一只野生丹峰骆驼,林周强兴奋的拿起相机拍了下来

  从地势平坦的平原到丘陵,到起伏变化的黄土高坡,直至荒凉的戈壁荒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心旷神怡。

  

  ▲大漠中只有远行的老人和单车

  今年9月27日,林周强结束了他的第四次骑行,回到了温州。

  这次出行他用的还是国产自行车“千里达”,路程规划从温州至上海全程沿着G3I2国道至霍尔果斯口岸,回程线路是亚欧第二大陆桥西桥头堡阿拉山口口岸至东桥头堡连云港。

  

  ▲朋友们庆祝林周强西行凯旋而归

  骑行装备大部分都是自制款

  林周强每次出行都要带上20公斤重的装备,除了必备的帐篷、汤锅、睡袋、睡垫,还有换洗衣物,林周强还会常备两包方便面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小编在他的行囊里淘到了一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迷你高压锅”。

  

  ▲自制迷你高压锅

  林周强出远门偶尔会想吃些新鲜的肉食,这个高压锅就是为此自制的:由20个人份的咖啡炉和普通的铁杯盖焊接而成,四周还有四个小孔。

  林周强说这样在开炉的时候就可以插进两根筷子旋转锅盖而不会烫着手了。

  

  ▲新疆的馍馍摊儿

  通常林周强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品尝当地美食,拍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这次西行一路上最让林周强难以忘记美食就是西北的馍馍还有新疆的葡萄。他坦言吐鲁番的葡萄只有人在吐鲁番品尝才能尝到难忘的甜,运过来的葡萄都不如当地的好吃。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街头的水果摊

  除了迷你高压锅外,林周强的背包也是自制的。每一次出门的时候林周强都会去外面买好几个旅行包用来装东西,往往出门前买来的新包到旅行后总是要破个大洞,或是被自行车磨断了带子。

  有一次,林周强带着自己背包去街上裁缝店里想要缝补一下背带,却被裁缝拒绝了。随后他花重金搬来了三台缝纫机,开始为自己量身定做旅行包。

  

  ▲家中三台专业缝纫机之一的平缝机

  别人的旅行包可能是耐克的,或者阿迪的,林周强的旅行包有一个自己的牌子叫“兄弟旅”。

  因为每次出行,林周强的弟弟和妹妹都会给他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所以这就算是带上兄妹一起去旅行。

  

  ▲第四次旅行中使用的自制行囊

  而他自己做的旅行包也更加符合骑行的特点,各式各样大小的旅行包挂了一车,塞上东西就会超过20公斤,他们都是林周强骑行路上最好的“拍档”。

  骑行最大的乐趣就是充满未知

  林周强还有个特殊的爱好,喜欢收藏葫芦。看见喜欢的葫芦他就把它们邮寄回家,晒干了作为宝贝带出去骑行。他说葫芦谐音可理解成福禄,带上它远行就好像带着护身符。

  

  ▲车把右边红色袋子里总是包着他的宝葫芦

  每一趟出远门林周强的弟弟和一些骑行朋友都会在家门口为他壮行,而每一次他都会他都会跟朋友们说,“但愿我能够活着回来!”

  在林周强的行囊里,有一叠厚厚的笔记本,里面记录着每天发生的事情,而在笔记本的第一页林周强会仔细地写下自己信息。他说这是每一次旅行者都会遵守的,这样在发生意外的时候,人们能够更快地帮助他。

  

  ▲2015年9月12日,在河南通池林周强在日记上盖上了当日邮戳

  2014年年底,从北京回温州的途中,在黄山祁门县璜尖岭林周强遭遇了大雪,他看着漫山遍野的白色顾不上被困的危险,先为自己的爱车拍了个照。

  

  ▲大雪封山时依旧前行

  紧接着他把车推上岭,再溜下山,到达山脚下才平安地骑上了车,他说这就是骑行的乐趣,体验一些别人从来没有的经历。

  

  ▲路上偶遇一片向日葵花海

  在甘肃山丹县,林周强骑行了10多公里的路,道路路两旁栽满了向日葵,像极了一幅油画,美极了。

  

  ▲这张照片里面的两个桔子和一瓶水是在哈密到碗泉路上,一个3岁的小女孩送给他的,他特意拍下来作为纪念。

  

  ▲这张照片是当地一个朋友带他去看一个三道岭煤矿,那天刚好太阳落山,站在纵横交错的铁轨之间他拍下了这幅他最喜欢的照片。

  林周强说:“骑行有趣的地方就是每一刻都不会相同,它永远都充满未知和新鲜。”

  

  ▲路遇骑行小伙,竖起大拇指为他称赞

  除了这些,林周强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收到朋友们的问候和帮助。他每天晚上也会跟弟弟通一个电话,报平安的同时,还跟弟弟分享自己骑行路上的所见所闻。

  结束了这趟旅行,闲不住的“老顽童”已经开始筹划下一次骑行。

  下一次他准备骑行漠河,到达中国的最北端的北极村,从海参崴沿着国境线欣赏一番祖国东北好风光。

林如珏 | 撰文

邱林如 | 制图

大七七 | 编辑

  看完后,有没有觉得这位骑行老人太牛了!

  觉得佩服的,请给他点个ZAN!

本文链接:https://www.fjshd.com/84627.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