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5月11日至5月14日,副区长、区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总指挥杨厚军带领有脱贫攻坚任务的7个镇、办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从事脱贫攻坚工作的班子成员、业务骨干以及区脱贫办各工作组组长、副组长到商南县、延长县考察脱贫攻坚工作。
在商南县,杨厚军一行考察了县脱贫攻坚信息中心、试马镇和试马社区脱贫攻坚作战室的建设、运行情况。
商南县是我省首个建成县(区)、乡(镇、办)、村(社区)三级脱贫攻坚作战室的县。县脱贫攻坚信息中心包括作战指挥中心、资料档案室和办公区,作战指挥中心面积近200平方米,可召开50人左右的会议,建有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可控制各镇(办)、村(社区)精准扶贫信息子系统,设有长5米宽3米的液晶显示屏一面,可清晰显示全县和每一个镇(办)、村(社区)、贫困户的脱贫攻坚信息,可视频抽查、GPS定位追踪每位帮扶干部的工作情况,实现域内脱贫攻坚工作数字化、精准化管理。资料档案室里存放全县和每一个镇(办)、村(社区)、贫困户的脱贫攻坚纸质档案,墙壁上挂图显示每一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收入情况、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计划等信息。每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镇(办)、村(社区)同步建立作战室、资料档案室和办公室,作战室兼具会议室功能,配备投影设备一套,安装有精准扶贫信息子系统的40多英寸大的触屏电脑一台,墙壁挂图清晰显示“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脱贫攻坚工作内容,资料档案室脱贫攻坚纸质信息到村、到组、到户、到人。
考察中,杨厚军一行详细了解该县精准扶贫信息系统、挂图作战、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考核以及贫困村、贫困户退出销号等工作情况,通过精准扶贫信息系统与正在开展工作的帮扶干部视频通话,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对该县县、镇(办)、村(社区)三级同步建成作战室、脱贫统计监测中心(站)及实行挂图作战、工作队住村脱贫、脱贫攻坚工作数字化管理考核等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在延长县,杨厚军一行先后到黑家堡镇瓦村、交口镇西苏家河村、七里村镇呼家川村考察产业脱贫工作开展情况。
瓦村把设施蔬菜作为脱贫主导产业,政府引导贫困户发展设施蔬菜,按规模给予贫困户资金补助,并帮助他们申请金融扶贫贷款,激励农业龙头企业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西苏家河村把苹果种植、菇类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政府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缺乏资金等困难,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冷储仓库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成功搭建起企业、贫困户互信互助、共同发展的桥梁。呼家川村把家禽散养作为脱贫主导产业,当地享有盛誉的二海家禽散养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免费提供饲养技术、疫病防治等服务及有发明专利的圈舍,按照合同价回购贫困户生产的家禽产品。近年来,“二海”品牌家禽产品在西安、北京等一线城市热销,家禽散养产业发展周期短、增收快、带动广的特点日益凸显,成为广大贫困户最看好的脱贫致富门路。
延长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全面调动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参与精准扶贫、脱贫的积极性,让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真正成为脱贫攻坚两大主力,贫困户的主体作用、企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干部的帮扶作用得到清晰体现、充分发挥, 很好解决了脱贫攻坚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头热”、“两头晕”(帮扶干部、贫困户只有一方热情高涨或帮扶干部不会帮、贫困户不会做)的问题。延长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产业脱贫模式被《人民日报》、新华社、《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中省媒体广泛宣传。
杨厚军一行对延长县帮扶干部、贫困户“双向承诺”等创新举措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脱贫路子同样给予高度评价。
考察结束后,杨厚军要求随行人员认真思考总结商南县、延长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亮点和经验,区脱贫办迅速形成考察报告提交区委、区政府;按照区委常委会二季度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力争本月内建成区、镇(办)、村三级56个脱贫攻坚作战室,进一步完善挂图作战工作;区脱贫办和有关部门、镇办要结合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学习借鉴商南县、延长县的好做法、好经验,创新思路,真抓实干,迅速打开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新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