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第四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世界大战”
如今,
单身这事儿,比世界大战严重多了。
第四次单身潮来袭!
这怎么让人愉快的单身?
中国十大单身聚集地排名
天津第一、
四川第二、
黑龙江第三、
上海第七、
北京第九……
这是一项最近风行网络的单身调查结果。
与之相应,不少媒体还刊登出了国家民政局的相关数据:“中国单身男女人数已经接近2亿”,“全国独居人口已从1990年的6%上升至2013年的14.6%”。
媒体报道的数据有是否准确,民政部门并没有给出定论。但随着中国第四次“单身潮”的到来,单身独居群体日益庞大却是眼见的事实——各种火爆的婚恋网站、相亲节目无不予以了佐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85后和90后中,一种后现代的婚姻观已经形成,他们不再认为结婚是一种必然。不论如何,单身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到底是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还需要另外讨论。男婚女嫁,单身与否不单单是中国话题。
《2014 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和《2014 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20 岁至59岁年龄段单身人口总数为 1.7 亿人,其中男性为 1.04 亿人,占比 59.6%,女性为 0.7 亿人,占比 40.4%。男性比女性多近3500万人,未来此差异将不会改变。
历史上, 我国曾出现过几次单身潮。
为什么单身人群越来越多?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剩男”问题严重
(注:联合国明确认定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 102-107 之间, 其他值域被视为异常。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 136 比 100,“70 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高达 206 比 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男多女少造成“婚姻挤压”,不少男性被迫成为“光棍”。“剩男”社会问题越发严峻,适婚年龄段男性婚恋难度加大,单身问题难以解决。
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高学历女性更难找到相应配偶
女性受教育年限增加势必影响婚恋年龄,导致结婚年龄推后。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学历女性更难找到相应配偶。
表 :不同年龄阶段研究生有配偶比例( %)
2010 年,研究生群体中20-29岁年龄组的女性人数已经超过男性,换句话说,新入学的研究生中以女性为主。对于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女性来说,年龄增长和候选配偶减少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济收入要求水涨船高:
深圳女性要求达15920元
图: 2016 年中国女性择偶收入要求占比
表: 2016 年中国女性择偶收入要求前五名城市
(你达标了吗?)
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8000 元的单身男女被称为黄金单身族,根据珍爱网的数据,上海黄金单身族占比最大,其次为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8000 元的群体里,单身女性人数多于单身男性。一线城市中,经济独立的单身女性日益增多,择偶要求越来越高。
女性择偶对年龄要求低于男性:
男性倾向找比自己年轻的
根据珍爱网发布的《 2016 年单身人群现状系列报告三》显示,80%的单身男性倾向找比自己年轻的伴侣,而女性中,超过 90%的单身女性表示未来另一半必须要比自己年龄大。从经济方面来看,比自己年龄大多岁的男性先进入社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从家庭方面来看,年龄较大的男性性格沉稳,耐心和容忍度较高,婚姻家庭较稳定。因此,同年龄段的男性较难找到合适的择偶对象。
离婚率增长,女性再选择机会多
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性开始认识到自身的人格和价值,对夫权不再逆来顺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传统思想已经被摒弃。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离婚不再是忌讳,而是得到重新选择的机会去争取新的幸福。
其实很多人到现在还单身的原因,无非就是:
完全看心情
不过,从现实方面看,就昆明而言,找个对象谈个恋爱,每月开销光是看个电影逛个街吃个饭每次也得三四百吧!一个月下来得花多少,你自己算算。当然还要看见面的频率,见的多当然花的也多,这还不算出门旅行的开销,如果还有房贷加身,好吧!那我只有祝你找着一个愿意和你一起付房贷的真爱,其他的都不算个事儿。
▍整合编辑:融媒体发展中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