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10月19日,呼和浩特市市长李杰翔一行,莅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深入交流大数据要素流通、数据开放共享、大数据产业聚集等议题。
呼市政府重大项目办主任赛青克,呼市财政局局长马保国,呼市商务局局长郭成岗,呼市规划局局长张国民,呼市城市资产投资公司董事长刘红梅,呼市政府办副主任袁亮等人同行。
继贵州之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近日发函批复,同意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上海市、海南省、重庆市、沈阳市、内蒙古七个区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早在2014年,贵州出台《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布局大数据,现已成为全国大数据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其大数据产业规模2015年达到2000亿元。
而贵州所创办的全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通过数据交易促进数据流通,已成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主力,第二批试验区建设者重点调研对象。
据介绍,内蒙古自治区是唯一一个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其定位是充分发挥区域能源、气候、地质等优势,绿色集约发展,加强与东、中部地区的合作,跨越发展。
作为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十三五”期间将着力推进“把能源储备转化为信息储备、把能源输出转化为信息输出”的转型发展,计划将该市云计算产业打造500亿元以上的产值。
获批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大数据发展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对此表示祝贺,期待双方在数据交易领域深入合作,共同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
《2016年中国大数据交易产业白皮书》显示,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预计2016年末将达2485亿元,2020年或达13626亿元。其中,大数据交易市场预计2016年末将达62.12亿元,2020年或达545亿元。中国大数据“钻石矿”资源丰富,其价值亟待深入开采释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