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郴州!金属回收

回收之家2024-04-01 07:50:1249

  大公网郴州5月11日讯(记者龙莉 戴雅婷)“风儿吹啊吹过一线天,银铃摇啊摇出风的缠绵,前世今生都在桥上走过,彼此搀扶何须片语只言……”几年前青年歌唱家刘一祯在永兴唱出动人的银都恋歌。如今,这个湘南小城在时光中涅槃,凭借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转变为中国第一大产银县,谱写出壮丽的发展协奏曲。

  永兴无银却成银都

  “银都”,一般人听到这个词多半会认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生产银矿。恰恰相反的是,永兴这个被世界白银协会授予“中国银都”的小县城没有银矿资源,也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珠光宝气”,其白银产品来源于“三废”(废渣、废料、废液)。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助力永兴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时代挑战。

  曾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永兴:“只要永兴跺一下脚,中国白银市场就会发生一场地震”。永兴县的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的主要产品在全国、全湖南省的市场占有率都很高,其中,白银产量占全国的17.6%、湖南省的41%,黄金占湖南省的48.5%。2012年,永兴县稀贵金属再生产业增加值为126.3亿元,占到GDP比重的59.1%。

  废水提炼白银

  “这些废渣、废料在别的地方是不值钱的,甚至还要倒出钱才能找到堆放的地方。但到了我们这里却成了‘宝贝’,只要放进高温的煎炉经,便能冶炼出白银。”一位冶炼厂的技术人员接受大公网湖南频道记者采访时说到。

  明末清初,永兴人下南洋谋生,学会了冶炼技术,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其先后历经粗放发展期、规范发展期、产业发展壮大期和产业整合升级期四个发展阶段。面对金银价格走低、环境污染加重等困境,永兴积极争取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国家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化基地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并采取“关停并转”方式,将全县132家稀贵金属企业整合成27家规模化、集团化企业。通过努力,永兴现已形成一批年产值过30亿元、50亿元的大型企业。

  匠心独运加工白银精品

  “如果只是单纯提炼,只能卖出银子的价格。精深加工后,价格可能翻几番。但是与文化、艺术结合起来,那就是聚宝盆。”在联合国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支绍云看来,通过提质升级,挖掘文化内涵,做出凸显银都特色的产品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精美的银制品

  技术人员正在雕刻银板

  技术人员将银制品烧铸成形

  一推一刮,草木虫鱼出神入化;一挑一钻,技艺挑战鬼斧神工。每一次雕琢,都怀有最初的感动,每一次尝试都是对完美的极致追求。支绍云的团队将传统银品加工工艺与现代的三维制图、3D打印、激光熔接、数据程控、金属上色、陶瓷镶嵌等技术有机融合,使纯银制品的质量与工艺技术成倍的提升。银板画、镶玉银茶壶、彩银浮雕等一系列兼顾时尚、实用于一体的银制品受到市场热捧。

  变废为宝发展循环经济

  永兴县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工业“三废”和“城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主要特征的“无矿开采”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012年,全县加工利用来自全国各地的有色金属工业“三废”、“城市矿产”等再生资源就达132万吨,为全国有色工业的“三废”处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湖南永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微晶板材

  湖南永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我们的企业已将永兴县的循环经济发挥到了极致,通过把危险固体废弃物制造成生态材料,真正实现终极利用,达到零废渣、零污染、零排放。”湖南永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到。

  永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危险固体废弃物、废旧显像管玻璃为生产原料,集有色金属综合回收、分离和重金属无害化处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利用先进技术,每年可处理危险固体废弃物10万吨、报废显像管玻璃10万吨。

  永兴废物回收、综合利用产业是全国“三废”资源利用行业的排头兵,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基本上能够将“三废”原料循环利用、“吃干榨净”,提炼出20余种稀贵有色金属,开发生产出十余种深加工产品,综合回收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本文链接:https://www.fjshd.com/32525.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