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你帮我称一下,我这些矿泉水瓶有多少斤?”日前,龙马潭区安宁街道红岩社区71岁的陈天桂老人把自己在家中打包好的两袋空矿泉水瓶拿到红岩社区称重。“婆婆,你这个有 2.3 斤,矿泉水瓶是 1 斤积 10 分,你这次总共可以积23分。”社区工作人员告诉陈婆婆。随后,社区工作人员在一本类似存折的红色本子上记下陈婆婆此次的积分并说:“婆婆,你这次要兑东西吗?我们是 10 分起兑,10 分就可以换一把牙刷。”“要换要换,这次就先换把牙刷嘛”,陈婆婆笑着说。
今年5月,红岩社区开始推广以物换物垃圾分类工作,鼓励居民把自家垃圾分类打包,然后拿到指定地点称重,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来换取一些日常用品。据红岩社区主任李琴介绍,社区在两个地方设置了积分兑换点,一个是在社区办公室,一个是在九狮岔路口商店“。岔路口附近是公交车站,人流量比较多,同时也是居民集中居住区,把积分兑换点设一个在那里方便居民兑换。”
李琴说,虽然社区推广以物换物垃圾分类的时间不算长,但已经有好些居民来询问了。社区把可以兑换的物品放在玻璃柜里,上面贴有相应的积分标准,达到积分就可以兑换相应的物品。记者看到,10 积分换一把牙刷、20积分换一瓶矿泉水、35积分换一包抽纸……从 10分到 65分,分为七个等级,有相应的兑换物品,都是非常实用的日常用品。
李琴拿着手中类似存折的红色本子告诉记者,这是可回收垃圾以物换物积分兑换个人账户,居民有一本,兑换点留存一本,积分或积分兑换物品后销账情况分别记录到对应的两本账户中,方便查阅。
不一会儿,69 岁的毛启良老人过来询问,家中有一些旧报纸和废纸箱可以积多少分。工作人员告诉老人,报纸和纸箱都是 1斤积 4分,并告诉老人积分如何兑换。毛启良老人说,这里回收的价格比废品回收站高一点,她有空就把家里堆的废品拿过来称,把这些旧东西换成有用的东西。
对于居民收拾打包好的垃圾,红岩社区的工作人员会选择好回收站,然后拿去分类处理。“我们兑换物品的起兑点比较低,10分就可以兑换,目的就是鼓励居民自行将垃圾进行分类。”在宣传社区推行垃圾分类以物换物活动时,社区还召开了居民大会,给大家讲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李琴看来,推广以物换物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
·记者手记·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垃圾分类工作看似事小,但却与每个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安宁街道红岩社区是于 2013 年 7 月由原来的红岩村撤村建立的社区,对于这样的新建社区,扭转居民固有的观念非常不易,要让居民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红岩社区为居民发放以物换物“红色存折”,以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的形式,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工作之中,是推广垃圾分类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垃圾分类不止是简单的拆拣废物,它更是一种生活观念的转变。唯有持续的将以物换物工作进行下去,才能逐渐将绿色环保观念深植于百姓心中。
记者 罗森波 实习记者 白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