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巴中!回收设备

回收之家2023-12-24 18:05:1746

  5月20日上午,一辆辆拖拉机不断地将打捆好的秸秆运往位于广汉金鱼镇青冈村的全成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

  “请问谁是负责人?我想购买点秸秆。”合作社负责人苟在全刚刚从外面回来,一个来自巴中的陌生人便找到了他,想购买几百吨秸秆用作饲料。

  苟在全最近一直处于忙碌状态。据他介绍,最近一段时间,主动找上门购买秸秆的人不少。“今年的秸秆一点也不愁销,很多人都是主动找上门,现在销售出去的秸秆大多都是用作食用菌基料、饲料、燃料和肥料。”

  据统计,每年全成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都要回收秸秆6000吨左右,今年截至目前已回收2000吨左右,预计仅是小春就将达到4000吨。

  70%秸秆被用作基料

  今年,看准了秸秆回收良好的态势,青冈村村民陈军购买了一辆拖拉机,用于秸秆回收。“每天我们都按照合作社的安排,到指定的地点将秸秆上车、运回合作社。”陈军说,他将秸秆运到合作社后,合作社按照150元每吨的价格支付运费,“划得来,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秸秆运往合作社后,经过称重、检验水分、下到仓库,再经初加工打包成500公斤一捆后销往各地。“近的到省内,像遂宁、巴中、西充等地,远的要运往青海。”苟在全介绍,合作社回收的秸秆70%左右被用作了食用菌基料,10%左右被用作饲料,还有的被制成生物燃料、肥料等。

  全成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5月,是一家集秸秆回收、打捆、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目前合作社有打捆机12台、大型打包机1台、抓草机4台、粉碎机6台,服务农户6000余户,收购面积3万余亩,秸秆回收覆盖了广汉金鱼、和兴、连山等多个乡镇,2015年经营额达到了460万元。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苟在全感受到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村民的观念改变很多,从以前‘躲猫猫’式地燃烧秸秆到现在已经养成了秸秆回收的习惯。”

  “三高”仍然是难题

  “运输成本高、人工费高、过路费高,这‘三高’仍然是阻碍秸秆回收利用的难题。”苟在全坦言。

  苟在全算了一笔账,其中成本占到了秸秆销售价格的99%以上,一吨的利润空间只有二三十元。“从田里运回来的成本是150元/吨,油钱还要30元/吨,人工上下车还要一笔费用,秸秆运输、人工费用的成本一下就抬高了总成本。”苟在全说,秸秆销售出去后,由于秸秆体积大,高速路的过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秸秆回收利润空间有限,如果管理不善,收到水分超过20%的秸秆就要亏本。”苟在全说,要解决秸秆回收的难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不过,苟在全仍看好秸秆回收前景,“今年合作社新建了一个占地8亩的秸秆堆放仓库,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我们将再扩大规模,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购买先进的机器设备,做好秸秆收购工作,为老百姓增收做好服务,力争做数一数二的秸秆回收专业合作社。”

  (德阳日报记者 叶书英)

  原文链接:今年秸秆不愁销

  相关新闻

本文链接:https://www.fjshd.com/20000.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