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崔大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把危险留给自己,他一直默默担负起这份责任,一直如此冲在前面……”这是一位战友对他的评价。6月24日清晨6时许,在连续经历4天高强度加班后,崂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崔建武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这名52岁的老民警生命最后一刻还惦记着自己挚爱的岗位,他曾说过:“入党不是入股,做党员不能想着个人利益。”正是这个信条,让他这一生都在践行着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党的忠诚。
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丁升
对知识饥寒若渴
对化学情有独钟
1964年12月崔建武出生在山东潍坊一个平凡的小农村,崔建武家里有兄弟姐妹五个,他排行老四,上边有一个姐姐,两个哥哥,下边还有一个弟弟。幼年时,他就对于知识有这超乎寻常的热爱,“他小时候就爱看书,课内书也看,课外书也看,尤其对化学真是着了迷了。”崔建武的大哥崔建东谈起弟弟眼中还充满着骄傲,“干什么事都认真,从小学开始就是班里的骨干力量,在昌邑一中的时候是学校里的团支部书记,放假的时候为了补贴家用,跟着同乡的一个大哥打工,干工地上搬砖之类的活,打工的时候包里还背着书。”
后来,崔建武就对大哥说,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考不上就不回来了,直接去东北打工。由于这份热爱和自己的努力,1983年崔建武最终以超过录取线1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他和同村一名同龄人成为村里第一批大学生。
家属珍藏的崔建武的照片。
认真男孩蜕变
学校武术队队长变身公安干警
在学校中担任学生会主席而且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公安局在海大招人的时候受到老师们的极力推荐,之后被送到中国刑警学院学习,学成之后很快就在技术科里担任骨干。崔大热爱警察这个行业,从小对于警察有着特殊的情结。
崔建武酷爱武术,从小就经常找会功夫的人请教。
崔建武1987年毕业,当时刑警大队毒物化验科里需要一名化学专业的大学生,海大的老师就极力推荐建武,说建武非常喜欢干公安,上学之前就想进公安当警察,而且建武是武术队队长,喜欢练武,经常参加学校保卫工作。“我们面试建武的时候,建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当时建武一进门立正站着,双手五指并拢贴在大腿外侧,每次叫他回答的时候就站起来回答。问他为什么想当公安,建武就说热爱公安,看了很多警察的小说和电视剧,想要像警察那样惩恶扬善,保卫国家财产安全。从交谈中就感觉建武喜欢警察,那个时候就觉得建武是干警察的一把好手。” 崔大的老领导刑警支队原政委罗世广说。
小小技术员有大梦想
七年攻坚终获省一等奖
进入公安部门后,崔建武在毒物化验科里当起了一名小小的技术员。一次偶然的机会,崔建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种显现指纹效果很好的黄色粉末,随后他追问老师教授这种粉末的成分和来源,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崔建武就取了一部份样本来研究这种粉末,从分解开始,再研究粉末的结构式分子,之后再把粉末合成、烘干、提纯,经过七年努力,最终他成功研究出了这种可以显像指纹粉末,并命名为GZ-1指纹显像粉。1996年获得山东省公安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公安部三等奖,随后指纹显现粉被推广到全国,广泛应用到侦察工作中。
崔建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工作照。
“研究指纹粉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研究经费,研究室实验室和研究设备,他就跟海大借了一间实验室来研究,一边工作一边搞研究,每天下了班就骑自行车去实验室,周末也泡在实验室中,他的每月工资基本上都用在搞研究上了。研究的时候困难重重,不知道失败多少次了,我都劝建武放弃,最严重的一次还发生了爆炸,化学品溅到建武的手上得了皮肤病。但是建武就不放弃,他说都研究这么多年了,不能放弃,总结经验,还要干。建武走南闯北,找各地专家、科研机构学习请教,最终把指纹粉合成出来了。”罗政委说,因为老是接触化学物品,崔建武皮肤过敏。2005年崔建武转入缉毒处,“在缉毒的时候,建武每年都会受到多次嘉奖,还立过一次一等功。建武不论是在何种岗位上都是优秀的,失去了好同志很心痛。”罗政委说。
工作狂发威
毒贩崩溃:青岛警察太厉害
2006年到2009年崔建武一直工作在禁毒支队。受当时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国内的毒情很严重,禁毒的形式很严峻,案件量很大。“崔大这个人很要强,当时禁毒支队刚成立不久,需要有人把握案件,统筹全局,崔大就亲力亲为,当时的绝大多数案件都是崔大把关。在抓捕的时候,崔大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从2006-2009年多次受到嘉奖,破获了几百起重大案件。07七八月份年我们接到情报,一名青岛的贩毒嫌疑人打算去四川购买毒品,当时崔大带领三个民警飞往成都,在成都警方的配合一下守候嫌疑人。当时在车上连续蹲守两天两夜,天气很热,崔大就一直待在车上。因为嫌疑人改变交易方式无法在成都收网,崔大想让其他人休息一下,自己连夜飞回青岛,又在青岛展开部署。当时嫌疑人拿到毒品之后直接驾车驶回青岛,时间非常紧急。崔大到达青岛之后,距离嫌疑人只有七八百公里,崔大迅速展开案件协调会。我们那时已经获取信息,嫌疑人会在巨野进行毒品交易,所以,崔大又带领人驾车开到巨野实施抓捕,在高速公路上时速最高达到每小时230,到达巨野的时候只比嫌疑人早了二十分钟。在巨野的时候崔大又是第一个冲上去的,最终缴获三公斤毒品,摧毁特大的贩毒。崔大在抓捕嫌疑人之后说幸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当时他坐在副驾驶一动也不敢动,手心里全是汗。”一位禁毒队长说道。
据介绍,毒品贩毒案件与平常的刑事案件不一样,它的前期工作非常大,要求很细,而且证据很少,在抓捕嫌疑人的时候要求每一步都很精准,尤其是在抓人的时候,要找准一个精准点,有时候跟嫌疑人好几天才会实施抓捕,而且毒品的危害性很大。在2007年6月20日破获“430”案件中,缴获毒品二十多公斤,是当时青岛历史上破获的最大的一起贩毒案。抓到嫌疑人之后,嫌疑人拒不供述自己的上线,崔建武通过技术研判查出上线在广东,马上飞往广东。嫌疑人上线听到风声之后逃到沈阳,崔建武又跟着飞往沈阳。在沈阳经过两三天的摸排守候,最终在洗浴中心抓获嫌疑人上线。因为有经验,嫌疑人在青岛被抓到时很嚣张。以前在广东的时候被缴获二百三十公斤的海洛因,但是因为证据不足被放,所以在青岛被抓后,嫌疑人一句话也不说。“当时整整跟着嫌疑人熬了三十多天,安排了四个班,每班六个小时倒,有时候人少就三个班八个小时倒。在此期间崔大安排民警大广东积极取证,他说我们警察不能让犯罪分子牵着鼻子走。最终检察院因为崔大提供的证据批捕了嫌疑人,嫌疑人临近崩溃时说了一句我现在都印象深刻的话:‘青岛警察太厉害了’。”禁毒支队二大队中队长说道。
从事缉毒,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不光是贩毒的是亡命之徒,吸毒的人也有很大的危险性。“毒品案危险,第一个冲上去的人肯定要面临危险,崔大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把危险留给自己,他一直默默担负起这份责任,一直如此冲在前面。冲上去的时机很重要,嫌疑人在车上的话第一个冲上去的人很有可能遭到冲撞,甚至于被卷到车底下。毒品缴获的枪支要比打黑缴获的还要多,而且有的毒贩还有艾滋病或者肺结核,本身就带有危险性,有的吸毒的人精神状态不正常,会跟缉毒警察拼命。崔大真的很不容易。”一位禁毒队长说。
爱岗敬业到痴迷
破案案例被编入教程
2010年崔建武进入崂山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担任教导员,主要负责刑事案件、禁毒和政治教导。2016年1月成为副大队长,后又升任崂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局里的人无一不对他称赞敬爱有加。“崔大极其爱岗敬业,对刑侦工作到了近乎痴迷的地步,只要有案子,他就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不破案不罢休。”崂山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李颖说。
“我和崔大是2009年认识的,当时崔大是禁毒支队的大队长。记得当时在菏泽巨野社区抓获贩毒嫌疑人的时候发现崔大很细致,认真。当时抓捕的时候从上午十点开车在高速上一直到晚上八点,四百多公里,七八个小时也没有吃饭,前后一共抓获七八个犯罪嫌疑人,晚上还要继续审查,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二点。2015年禁毒会战的时候,崔大带着十几个民警没白没黑的抓毒贩,有时候从早到晚上一两点没吃一顿饭,有的民警都饿的受不了。”崂山刑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刘海山说。
2015年“1222杀人抢劫案”中,犯罪嫌疑人先绑架受害人,之后威逼出银行卡密码,最后把嫌疑人开车带到外地残忍杀害。这名犯罪嫌疑人因为被多次打击,在犯罪过程中多次伪装,从案发到破获案件共历经六天的时间,但是犯罪嫌疑人拒不供认犯罪事实,所以为取得犯罪证据崔建武带领民警三下临沂、日照、江苏三地,前后共历时两个月,如今犯罪嫌疑人已经被一审判决死刑。这起案件在2016年被省公安厅认定为全省十大精品案例,推广案件的先进经验,后来又被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编入教材,侦破过程也被学院里的专家教授称赞。
注重年轻人培养
6人获高级职称
崔大很注重对民警的业务能力提升培养。“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民警进入工作岗位,崔大经常对我说要好好培养民警,只有民警的业务能力提升了,整个队伍的战斗力才能提升,才能办好案。正是由于崔大对民警业务能力的重视和培养,2015年我们局的刑事技术在全省现场勘察网上大比武中取得全市第一,全省第五的成绩。15年全省首次评评选齐鲁公安英才,我是首批获得者,今年又有两个。2016年省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现场勘察推荐会,崂山分局现场分类勘验法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全省六个分县市局之一做了先进性发言,在全省推广崂山分局的勘查技术经验。”李颖说,近几年刑事技术科学室共有6名高级职称资格,包括痕迹检验高级工程师、副主任/主任法医师等,在分县市局中能一下子有6名高级职称资格在全省也是独此一家,就在前两天又有两名民警因为业务能力精湛被市局聘为兼职教官。
2016年6月份,在崔建武的促进下崂山公安分局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把视频侦察专业教学实习基地放在崂山公安分局,同时崔建武也被聘为客座教授。在崔建武的带领之下,崂山公安分局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近七年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命案全部侦破,其中相当一部分命案是属于极其疑难案件。
不忘初衷
带头捐钱修建硬化路面
作为村里走出的第一批大学生,崔建武是全村的骄傲,“他总是说,小时候乡里乡亲帮过不少忙,一定要报答他们。”崔建武的大哥说,他平时工作太忙了,很少回家,但是只要村民找他,自己能帮上的,他从不推辞。
2010年,村里要修建一条硬化路面。由于路面临时要拓宽一米,资金不够,村里便想集资把这条路修好。“村里都是种地的,哪有多少钱,”崔建武的大哥说,有一些人在外边开工厂、做生意,手里钱相对宽裕一点,于是就跟这些人商量争取资金,尽快将路修好。
崔建武捐款修路的事迹被镌刻在村志上。
“他是拿固定工资的人,孩子还在上学,村里一开始就没把他算在内。”崔建武的大哥说。当时他正从青岛回老家,听说了这件事后,崔建武立即跟大哥商量。“咱不管别人捐多少,咱们得带个头”,崔建武这样告诉大哥,因为所需的资金并不是太多,他带头捐了8000元,这也是捐款数量最多的一笔。崔建武当时的工资并不高,开始大哥还劝他少捐点。崔建武却回答说,这是村里的第一条公路,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不论能力大小,一定要出一把力。
饭桌买了5年
团圆饭只吃了两次
崔建武和兄弟姐妹关系很好,由于父亲去世很早,长兄如父,崔建武有什么事都和大哥说。说起这个弟弟,崔建武的大哥眼里含着泪水,“我们兄弟姐妹5个,家里没有一张像样的桌子,当时建武买了这个饭桌就是为了全家能够一起吃团圆饭,可如今再等不到他了。”崔建武的大哥指着客厅的饭桌哽咽着说,这个饭桌是崔建武5年前买的,由于工作太忙,弟弟很少回来,在他印象中,5年的时间里,在这张饭桌上他们全家人就吃过两次团圆饭。
崔建武为家里置办了这张大圆桌,就是为了全家能够经常吃顿团圆饭。
兄弟姐妹照顾老人时间多,崔建武觉得亏欠家里,对于兄弟姐妹他非常慷慨,“崔建武心很细,想得很周到,每次回家买东西,他都是兄弟姐妹一人一份。”崂山公安分局警务督察大队大队长魏修今告诉记者,他们兄弟姐妹,感情非常要好。
和家人相互体谅
常常报喜不报忧
“老人用的电器都是他买的,能想到的他都想到了。”崔建武大哥告诉记者,由于平时工作忙没时间陪伴老人,崔建武对老人十分孝顺,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虽然牵挂老人,但是他根本没有时间去做到两全其美,“他实在太忙了……”崔建武的大哥说,有一次弟弟匆匆从青岛回来,他们一家人正吃饭的时候,弟弟接到电话,说有个紧急案子,随后就匆匆离开了。“都说忠孝难两全真是这个道理。”崔建武的大哥说。
得知哥哥噩耗的四弟坐在家门口。
“崔建武对工作很认真,有几次说好了他接到电话又掉头回去了。”魏修今告诉记者,崔建武是个大孝子,有空的时候就会回老家看望老人。有一次他们俩相约一起去市场购物,他清楚记得当时崔建武还买了老母亲爱吃的刀鱼,可走到高速路口的时候,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有案子,他又只好掉头回去了。
“我们都相互体谅,都是报喜不报忧,因为从事的工作性质特殊,他回老家从不说案子,危险和吃苦的事更不说。”崔建武的大哥说,他们只知道崔建武干警察很优秀,具体平时忙些什么他们也不清楚。考虑到弟弟忙,今年老母亲生病住院,他们过春节都是在医院度过的,这个事一直没敢告诉崔建武,“他从不炫耀,荣获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我们都不清楚,只是后来听说的。”崔建武的大哥说。
被诊断为极高危病人却隐瞒病情
据青岛中心医院医生介绍,在去世前一个多月,崔建武曾因为甲状腺结节来医院检查,在医生为其检查身体的时候,发现崔建武的血常规极不正常,后来医生建议他到心内科进行治疗检查,“当时他说最近太忙,已经加班20多天了,没时间住院就在医院打了吊瓶。”一位医生回忆。
中心医院心内科陈伟主任医师正在向记者介绍崔建武的诊断情况。
陈伟是青岛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的主任医师,由于在治疗甲状腺的过程中意外检查出心脏问题,崔建武被要求去心内科进行检查,“当时我们给他做了检查,第一个是高血压病,高血压三期是极高危,高压最高220,低压最高到达127;第二个是冠心病,各种症状都有,说明他缺血比较严重,当时他的心脏已经已经明显扩大;另外,他血脂血糖也高。”陈伟告诉记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通俗称“四高”,符合代谢综合征的条件,属于极高危病人,当时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当时医生建议崔建武控制饮食,迫切需要休息,建议其住院治疗,但崔建武却悄悄将病历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事后据其妻子回忆,当时他在办公室抽屉、口袋里都放了很多药物,崔建武在同事和家人面前隐瞒了病情。
去世前夜仍分析案情
同事无法接受事实
“工作狂”、“硬汉”是同事对他的评价。2017年6月24日早晨五点崔建武因病去世,去世前一天还在工作。崂山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李颖是最后联系崔建武的,凌晨一点半左右和崔建武通的最后一通电话。因为6月21号的投毒案件,崔建武及其他民警已经连续工作两天了,6月23号将从车里提取出的毒物定性,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解决毒物的致死量。6月24号凌晨一点半,崔建武给李颖打电话,“他当时很随意的问我睡了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他又考虑了两个事情,怕明天忘记了先跟我说一声,首先是让我明天协调刑警支队技术处,帮忙加一下班,解决致死量的事,第二个就是联系食药和卫生看看有没有关于致死量的文献可以作为诉讼证据使用。我说有现成的,刑事技术大全上有关于致死量的详细描述。他说那太好了,让我明天把资料拿到专案组研究一下。最后还让我早点睡,跟我说明天见。”李颖谈起崔建武最后跟他说的话仍记忆犹新。
同事在整理崔建武生前的办公室。
“崔大抓工作抓的严,节奏抓的紧。在去世前一天,崔大还在分析案子,部署工作。第二天早晨六点接到电话说崔大走了,都没有反应过来,觉得不能相信,在给他换衣服的时候,摸着崔大的手,就觉得他好像是睡着了。崔大去世一个多月了,心理上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崂山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分管刑警案件席立民说。“崔大去世前一天因为局里有竞争上岗投票,我回到所里崔大还询问我的身体状况,关心孩子中考,让我休息一下周六早晨处理中韩投毒案。” 崂山刑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刘海山说。
善意谎言
至今仍瞒着90岁的老母亲
崔建武老家的房子非常普通,和其他住户没有差别。“他走得太突然了,没留下一句话,当天早晨接到电话,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现在满脑子都是弟弟以前的事。”崔建武的大哥说,弟弟这个年龄正是干事的好时候,至今他都不能接受这个噩耗。
“因为我们几个人都在眼前,只有建武不在,母亲隔几天就问问他怎么样。老人身体不好,如果知道儿子去世的消息,肯定会受不了的。”崔建武的大哥告诉记者,父亲在崔建武上初中的时候就去世了,基本上是母亲一个人把他们拉扯大。老母亲今年已经90岁,崔建武不幸去世的消息他们不仅瞒着母亲,甚至不敢让周边的街坊邻居知道,担心聊天的时候,会不小心说漏了嘴。母亲年纪已经这么大了,他们几个人每天轮流照顾,问到建武的情况就回复说,在青岛办案子太忙了,没有时间回家。崔建武从警以来,母亲早已习惯了他工作的繁忙,知道他一遇到案子,便会全身心投入,什么也顾不上了,老人也没有多想。
很踏实很靠谱
嫁给建武从不后悔
崔建武离开了挚爱的妻子和心爱的女儿,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他很朴实,有一种安全感,嫁给建武,我从不后悔。”崔建武妻子说,已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是在等丈夫回家的担忧中度过的,现在回到家都习惯性看一眼建武工作的房间,可现在再也等不到自己心爱的丈夫了。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崔建武的妻子几次伤心痛哭,记者也被两人真挚的感情感动得落下眼泪。
虽然平时工作很忙,崔建武不忘惦念家里人。“每天他下班的时候,女儿早已经睡了,上班的时候,女儿还没有起床”,崔建武的妻子说,女儿基本上都是自己带大的。为了弥补女儿,他一有空闲,就会给女儿做好吃的。“我们很少出去逛街。”崔建武的妻子说,从事他们这个禁毒和刑警工作非常危险,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
“他平时很忙,在单位里经常跟同事开玩笑,帮他们缓解压力,到了家里话就不多了。”崔建武的妻子说,因为每天回来很晚,他们能说话的时间不多。每次刚聊了几句,就有一个电话打来。他就会走到在家里的“办公室”,用电话部署指挥。
但是,妻子对崔建武却很放心。“他给人一种很踏实、很靠谱的感觉,”妻子说,虽然平时太忙,但他有时候却很“唠叨”。晚上办案子,回不来,就打电话嘱咐:“我晚上回家晚,你们自己吃好饭”;他总对妻子开车的技术不放心,每次出门都要叮嘱,一定开慢点。
“别看他办案雷厉风行,其实对家人很细心。”,妻子说虽然忙,但是他会把每一件小事记在心上,让人感觉很温暖。有一天,她坐在家里翻看手机,看到崔建武的号码时她难掩悲痛,“自己再也等不来这个电话了”
为爸爸买运动鞋
他都还没来得及穿
在大学时期,崔建武就是学校武术队的队长,身体素质非常好,平时基本不大感冒,干刑警时经常熬夜,再加上崔建武身体又偏胖,崔建武的身体每况愈下。崔建武的女儿特别懂事也特别疼爱父亲,女儿希望父亲多锻炼身体, 6月18日是父亲节,为此,女儿还特地给父亲买了一双运动鞋,作为父亲节礼物。“但是这双鞋,却一次也没有穿过,现在还放在那里。”崔建武的妻子说,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父女两人都不善于表达,从来没有说过“我爱你”这样的话,妻子说,在火化现场,女儿第一次主动提出要亲吻爸爸,女儿最后一吻父亲的场景在她脑海反复浮现。“女儿抱着爸爸的遗像,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崔建武妻子说,自己刚要进去,听到她说:“爸爸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妈妈的,我爱你,我一生都为你感到骄傲”,在那一刻,妻子在门口哭得眼泪哗啦,忽然发现,女儿在那一夜之间长大了。
“还有一个画面,我到现在都记得最清楚。”崔建武妻子说,当时女儿站在休息室的窗前,从窗户里看到下边几百名干警列队等候送别父亲。女儿瞬间眼泪哗哗流了下来,“女儿说,妈妈,我从来不知道,爸爸的工作这么伟大,我为有这样的爸爸感到骄傲!”
“他走以后,我整个人都不在状态。”妻子说,自己常常一个人偷偷抹眼泪,不敢让女儿看见。但是,女儿却不停地劝解安慰自己,一定要坚强,爸爸的工作是神圣的,我们都为他感到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