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无论是高大上的商场还是路边的摊贩
手机支付已成常态
只要扫一扫即可轻松交易
BUT
虽然不用担心收到假钞
但是你要担心扫到假码
真实案例
近日,汪某在江宁一网吧声称要办卡,并通过支付了100元费用。但当天店员清点时发现少了100元,查看监控后发现汪某很可疑,随即报警。
南京江宁警方调查后发现,汪某用手机注册了两个微信号,扫码付款时其实是向自己另一个微信号转钱,并冒用网吧的微信名和头像。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个!
近日,南京玄武警方连续接到辖区多家宾馆报警,称收银台的收款二维码被人更换。目前,两名嫌疑人已被抓获。
据了解,嫌疑人一般选择规模较小、前台只有一人值守的宾馆。一人询问房价等情况分散服务员注意力进行覆盖。
在此提醒各位:
扫码之前一定要和对方沟通好
确认无误后再转账付款
类似的“二维码陷阱”
1、利益诱惑型
送礼品,常见于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实际上,很多都是产品推广。扫码后还需填写个人身份信息等,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2、拉粉求支持型
“创业、做活动”等。这些二维码背后往往是微商或者其他广告推广,甚至带有木马病毒或链接。
3、缴罚单型
不法分子伪造交管部门的“违法停车告知单”或水电气部门的欠费催缴单,并附有二维码,让市民扫一扫向个人账户转账。
来源:南京公安(ID:NJgonga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