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在线
多年以来,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国家拨出巨资在各地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项活动,已成为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缓解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真正实现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河南省信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家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却与当地劳动人力等部门相互勾结,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套取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财政补贴,仅2015年一年就达数十万元,至今未受查处。
据本网工作人员了解,信阳市鹏程职业培训学校于2014年由信阳市人社局批准成立、2015年开始运营的民办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为黄超。
为了推动支持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开展,财政部于2005年制订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培训补贴的发放和标准做了详尽的规定。根据相关规定,按照工种不同,培训划分为ABC三类,补贴标准分别为800元、700元、600元。
起初,鹏程学校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名,招收河南省各地的农村青年到该校参加培训。但因为学员难招,人数太少,校长黄超就让亲朋好友到信阳市内各个企业拉人来参训充数,并许诺谁参加培训将来就给谁发职业资格证书。2015年,信阳市平桥区多家企业的上百名员工因被诱惑而参加了培训。
培训时,有政府劳动部门人员到现场监督并点名,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仅仅两三天的时间,培训就结束了(按照规定培训期限应为3个月),学员们返回原企业工作,但承诺颁发的证书却一直没有见到。
黄超等人一方面通过关系拉已就业的人冒充无业青年参加培训;另一方面,还采取转借他人身份证复印后充数上报。在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顺利套取国家大量农转培训补贴。按照补贴标准平均每人700元计算,仅2015年下半年间的一次培训,就达6万元~7万元。
有知情人透露:黄超在信阳市政府和高新区机关都有关系,鹏程学校到各企业联系生源时都有领导事先打招呼,所以很多企业都予以配合。
按照规定,信阳鹏程学校不论在哪个辖区办班,都要向当地人力部门申请接受监督检查。培训结束后,由人力部门将参训人员资料上报批准,由财政部门下发补贴。因此,没有人力部门的批准就无法开班,没有人力部门的监管认可就无法上报补贴,没有财政部门的审核发放就无法获取补贴。也就是说,没有相关部门的配合,信阳鹏程学校是无法套取国家培训补贴的。
为核实相关情况,日前,本网来到信阳市高新区社会事业局。该局办公室马主任告诉本网工作人员:信阳市鹏程学校弄虚作假骗套国家农转补贴的情况属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已经停发了该校今年的财政补贴。
本网随后又走访了社会事业局的张局长,提出想要查阅鹏程学校2015年培训班开班资料。张局长称:单位有规定,不便提供该校的培训人数、培训班次、财政补贴数额等情况。对2015年鹏程学校套取补贴问题的处理情况,张局长不做回应。
在高新区财政局,本网请求提供2015年鹏程学校获得补贴情况的要求也被拒绝,办公室胡主任以各种理由不予配合。
事实上,鹏程学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该校注册地址为信阳市高新区马岗小学,其实却在高新区企业孵化中心2号楼内。该校申办时并不符合办学要求,但依然获得了批准。据悉,目前信阳市人社局已对其下发了整改通知。
河南信阳是革命老区,农业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如何使更多的农民获得学习机会,以提高其劳动技能并顺利就业、增加收入,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是,信阳市鹏程培训学校却钻国家惠民政策的空子,把公益行动作为一项赚钱的项目,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骗取国家补贴牟取暴利。信阳市高新区相关部门,不仅疏于监管,而且有为了私利默许、配合,致使国家巨额培训补助款落入个人腰包之嫌。由于该校在信阳市各区都有培训活动,在高新区的骗补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之一角。对此问题,信阳市有关部门并未予以查处,这是与党中央倡导的反腐行动逆向而行,严重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对此事件的进展情况,本网将继续关注。(张旭)
网友评论